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曼谷五金网 >> 静电喷涂

SONY发表新一代通用型记录媒体HiMD0火焰复合机

发布时间:2022-09-17 14:53:36

SONY发表新一代通用型记录媒体Hi-MD

SONY发表新一代通用型记录媒体Hi-MD 2011年12月04日 来源: 2004年1月8日,日本SONY(索尼)公司正式发表MD的重大升级产品Hi-MD,同时公布了已经确立的Hi-MD技术规格。从1992年问世至今,MD的历史已经有了12个年头,在这期间SONY公司也曾不断对其进行改进,其中较为显著的两次技术进步是MDLP和NETMD。不过,与此发表的Hi-MD相比,MDLP和NETMD真是算不了什么,因为它们仅仅是功能方面的增强而已。而Hi-MD的出现,意味着SONY将MD从纯粹的音乐记录媒体发展成为通用型记录媒体,拥有了记录数字化的图像、文字、视频等计算机数据的能力,以适应当今已经进入"宽带时代"的信息产业领域。同时Hi-MD也保持了对现有MD产品的回放兼容性以及版权保护等功能。 Hi-MD具有以下主要特点: 1、大容量 2、高音质 3、高兼容性 4、高速度 5、完善的版权保护技术 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给大家作一些简单介绍。 高达1G的大容量以新的数据调制及纠错方式、新型高密度记录技术带来的大容量,是Hi-MD的最突出特征。新开发的Hi-MD碟具有与现行标准MD碟完全相同的机械结构及外形、尺寸等等,但却提供了高达1G的大容量,而在这之前标准MD所能提供的最大容量约为177M,Hi-MD的容量提升至过去的5.65倍之多! Hi-MD不但带来了1G大容量的新型碟片,同时在兼容使用现行标准MD碟,更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:标准MD碟在被格式化为Hi-MD格式后,容量也会大幅提升,177M(80分钟)的标准MD碟容量可增大至305M,是原来的1.7倍多。这样的升级优点,在过去的光盘型记录媒体升级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,对于拥有大量标准MD碟片的人来说,Hi-MD在容量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是双重惊喜! 缩小碟片表面数据坑点的长度、提高记录密度,仍然是Hi-MD实现大容量的基本理念。通过表1中的数据比较,可以看出标准MD碟被格式化成Hi-MD格式时,只是数据坑的长度被适当缩短,轨间距没有发生变化,容量有所提高,但并不很多;而在Hi-MD碟上,数据坑的长度大幅度缩短,同时轨间距也被减小,因此容量得到了数倍的大幅度提升。 在光盘和磁光盘上数据坑点的尺寸取决于激光束的大小,为了增加记录密度,就得减小激光束的尺寸来获取更小的数据坑点。但从表1中可以发现,Hi-MD与标准MD采用相同的激光系统,波长780nm、透镜相对开孔直径(NA值)0.45都没有变化,这就意味着产生的激光束直径不会有什么变化,那Hi-MD碟上小了许多的数据坑是如何产生的呢?

这得归功于SONY新开发的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Detection(DWDD-域壁移动检测)技术,以及Magnetic Super Resolution(MSR-超级磁解析)技术,利用激光束照射在碟片表现时产生的温度变化,临时产生比激光束直径更小的数据记录标记(具体是如何实现的,现有资料中还未详细披露)。由于这些技术还需要碟片上记录介质层的相应特性作为支持,所以只有在使用新的Hi-MD碟时,才能以小得多的数据坑来让容量大幅度提升,而在对现行标准MD碟进行Hi-MD格式化时,则只能以适量缩短数据坑长度的方式来增大容量,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。 以线性PCM格式获得高音质 SONY当年研发MD时,参照对象是CD,目标是要在更小的MD碟片上记录与CD音质相当、时间相当的音乐信息,并且实现可重复录音的功能。而受MD碟片小得多的容量所限,不得不采用数据的有损压缩技术ATRAC,这样才能在140M的MD碟上录制74分钟的音频信号。所以,在理论上MD的音质就不可能达到与CD相同的水平,最多也就是接近而已。 现在,Hi-MD具有了1G的大容量,超过CD的650M-700M一半,因此SONY毫不犹豫地在Hi-MD的音频数据记录方式中采用了线性PCM格式。这样,一张Hi-MD碟便能以和现行CD完全相同的音质记录长达94分钟的高保真音频信号,确立了Hi-MD在高端随身听市场上的领先地位,因为它是目标唯一一种在同等体积下、能以线性PCM方式记录和播放的随身听产品。虽然CD随身听问世已有20年,但在体积上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MD相提并论的,许多因音质原因而舍MD取CD随身听的发烧友,终于可以Hi-MD身上得到携带烦恼的解脱了。 除了线性PCM以外,最新的ATRAC3plus音频压缩技术当然也是Hi-MD的主要记录方式之一。ATRAC3plus共有三种数据传输率,不过呢,SONY在Hi-MD设备(随身听或座机)只提供Hi-MD SP和Hi-MD LP两种录音方式的选择,分别对应ATRAC3plus/256kbps和ATRAC3plus/64kbps这两种常用的数据传输率,而不象MDLP设备那样虽然有SP和LP-2、LP-4等三种选择,但其中的LP-4却是使用率极低的,形同虚设。使用1GB的Hi-MD碟时,Hi-MD SP方式可录音7小时55分,Hi-MD LP方式的录音时间可达到34小时!但这还不是Hi-MD的最长录音时间,以PC连接方式、结合ATRAC3plus/48kbps的数据传送速率,可实现在单张Hi-MD碟上进行长达45小时的录音! 除了使用Hi-MD设备直接录音以外,还可以通过将Hi-MD设备与电脑连接、以数据传送的方式进行录音,这种方式支持线性PCM格式和所有ATRAC3格式,而象ATRAC3plus/48kbps以及ATRAC3/132kbps、ATRAC3/105kbps、ATRAC3/66kbps几种不常用的数据记录格式,则只能通过与电脑连接的方式进行录制。表2列举了Hi-MD设备采用不同碟片、不同数据格式的录音时间长短,以及所支持的录音方式。

大容量促成Hi-MD成为与PC高度兼容的通用型记录媒体 CD最初是专用于数字音频,DVD最初专用于数字AV领域,但最终它们都发展成为跨领域的通用型记录媒体,是因为它们具有大容量。相对而言,MD的容量小得多,设备的普及率也低得多,因此SONY始终是将MD作为一种数字音频领域的专用媒体在发展,虽然也曾研制出MD-Data这样的电脑用MD数据机,但终因CD-R/RW的大行其道而作罢。而这次发展出具有1G容量的Hi-MD之后,SONY终于正式将其以通用型记录媒体的身份推出。目前索尼公司已与微软公司达成协议,被授权可以在Hi-MD上使用FAT文件系统,使得经过Hi-MD格式化的标准MD碟片和容量1GB的新型Hi-MD碟片上能够用以记录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数据文件。此外,作为便携式、可擦写计算机媒体,Hi-MD设备采用USB接口,并遵从USB Mass Storage Class格式,在将Hi-MD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之后,就能立即被识别为外部移动存储设备来使用,而不必进行繁杂的设置工作。 Hi-MD支持在一张碟片上进行混合式记录,即将一部分用于录制线性PCM或ATRAC数字音频信号,而将另一部分用于进行电脑数据记录,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。另一方面,SONY还有意将Hi-MD作为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,甚至已经公布了一款这样的概念型相机。现在,固态存储器(各种各样的卡)是数码相机的主要存储介质,但其价格居高不下,要用固态存储器实现1GB容量,需要付出2000元以上人民币,而Hi-MD碟目前定价为7美元(合人民币约60元),其价格优势非同一般。当然,用Hi-MD作数码相机存储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,首先是体积相对各种存储卡来说大了许多,不利于相机的小型化设计;其次是需要在数码相机设置Hi-MD的读写机芯,令相机增加成本。 不过,我认为至少在专业数码相机领域Hi-MD还是大有用武之地,因为专业相机在体积和成本方面所受限制较少,完全可以在不增加相机体积的情况下设置Hi-MD机芯,而增加的成本则可以由大容量来得到弥补。试想一下:一个职业摄影师针对某个专题会拍摄成千上万张照片,一张高品质数码照片的数据量至少在6M以上,拍摄1000张照片就需要6G的存储器。6张Hi-MD的容量即达到6G,价格为360元,加上机芯和控制电路成本约1000元(SONY已正式推出的商品Hi-MD机售价在200~400美元之间),总价约1360元,而6G固态存储器的价格为6×2000=12000元,几乎达到Hi-MD的10倍之高!大家可以试着再算算拍摄1万张照片的情况,便会明白在容量越大的情况下,Hi-MD的优势就越明显。 与PC连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递以往,MD机只能以实时方式进行录音,转录一张CD得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虽然操作并不复杂,但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过程。特别是在制作精选集时,得时刻守候在机器旁边进行换碟、选曲等操作,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。现在好了,Hi-MD成为通用型记录媒体之后,能以相当完善的方式支持与PC间的数据高速传递。通过一个名为Sonic Stage的软件(随MD机捆绑出售),即能以100倍于实时录音的速度,在Hi-MD和PC之间进行数据传递。这样,在转录CD的时候,可以先用高速的音轨抓取软件将CD上的数据存入电脑进行编辑(排序、写入曲目名、演唱者名、分类信息等等),之后再以100倍的速度下载到Hi-MD上即可,工作效率能提高数至数十倍之多。 完善的版权保护技术Sony将会积极地将Hi-MD格式推广到唱片业界,因此版权保护是一个必须面对且重视的问题。为了防止非法的数字复制,SONY在Hi-MD中使用了已经在记忆棒和NetMD得以应用的OpenMG和MagicGate技术,以确保Hi-MD碟片中的内容是加密的。同时Hi-MD也遵守SCMS(串行复制管理系统),仅可以进行第一代数字子带拷贝,则无法进行第二代以后的数字拷贝。 产品简介:由于目前MD的最大消费地是在北美,所以这次Hi-MD的首次正式发售地也被安排在北美,时间为2004年4月,日本本土正式发售时间稍晚,为2004年6月。在北美发售的五个机型分别是MZ-NH1、MZ-NH900、MZ-NHF800、MZ-NHF700和MZ-NH600D,全都是录放型便携式随身听产品。MZ-是第一代Hi-MD的旗舰级产品,价格估计为400美元左右;售价约300美元的MZ-NH900则是市场的主打机型,是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对象;带收音功能的MZ-NHF800售价约250美元;MZ-NH700则是在MZ-NHF800的基础上去掉收音功能以及线控器上的液晶显示屏而形成;低端方面则由MZ-NH600独当一面(约200美元)。 而在日本本土发售的是MZ-NH1、MZ-NH30和MZ-EH1等3个型号的随身听,以及LAM-X1型桌面小型组合。MZ-NH1与北美机型一样,区别是在线控器上可支持全角汉字的显示,而MZ-NH30则是目前的MZ-NE810的Hi-MD版,MZ-EH1则是第一台Hi-MD单放机。

南昌好的男科医院

重庆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

北京看不孕不育医院哪家好

南京泌尿外科医院排名

周口血管瘤医院哪家好

友情链接